一渠“南水”连京堰,千里研学续深情。11月11日,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教育集团的1000多名学子来到武当山,开启“我们都是收信人,同上一堂思政课——水润京华,缘起十堰”研学活动。千余名学子看武术表演、学太极拳、观摩武当古建筑群,开启了一场沉浸式文化体验之旅。这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余年来,武当山景区接待的规模最大的首都学子研学活动。

在武当山国际武术交流中心,一场文化与精神的盛宴徐徐展开。中国武当功夫艺术团为远道而来的学子们献上了一场震撼心灵的武术表演。从刚猛迅捷的武当丹剑,到内敛绵长的武当太极拳,表演者身形矫健,动作行云流水,一招一式都蕴含着武当武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哲学精髓,现场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

表演环节结束后,活动进入了更深度的互动体验阶段。在武术教练员的专业带领下,学子们集体移步广场,列队习练武当太极拳。教练员耐心分解动作,讲解要领,将太极文化与养生智慧融入一招一式的指导中。学子们神情专注,模仿得一丝不苟,在起势、野马分鬃、白鹤亮翅等经典招式中,亲身感悟着动静相宜的东方智慧。
“第一次现场观看武当武术表演,感觉太震撼了。尤其是在看完演出之后再去学习太极拳,感觉就提升了一个档次。”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学生李奕瑾表示,回家以后会继续练习,毕竟武术已经纳入到中考项目,自己也多了一个选择。

“这种沉浸式的表演和体验,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对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来讲,也起到了很好的实践作用。”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副校长李浴振说。
在太子坡景区,学生们观摩了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领略了“九曲黄河墙”“一柱十二梁”等古建筑奇观,感受古代工匠的智慧与技艺。在逍遥谷景区,学生们观看了武当武术表演,感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学生们还现场与11岁武当弟子切磋比试“武艺”,在现场热情互动中体验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

除了观摩学习,学生们还在武当山下“武当一梦”沉浸式演艺主题园区观看演出,置身在前沿视觉装置和全息交互等技术营造的武当仙境之中,深度体验别开生面的沉浸式剧场演出《大话武当》,一同欣赏无人机表演和烟花秀,并参与主题教育活动。

“这些实践的参观研学,会让学生把视野打开,同时也在实践中对一些文化的传承有更深厚的理解,对他们的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李浴振表示,经过此次研学,京堰两地之间的交流会更加深入、情谊会更加深厚,会更加力所能及地发挥应有的力量,宣传十堰、武当的文化。
据了解,本次研学活动由北京青年报社、十堰市南水北调区域协作中心共同主办,活动为期5天。除了武当山外,研学团还将分组走进丹江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园、东风汽车博物馆、云盖寺绿松石国家矿山公园等地,沉浸式感受“仙山、碧水、汽车城”的多元魅力。(武当山融媒记者 徐刚)
编辑:张正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