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尖刀”技术攻关项目成果汇报暨首创技术与产业融合案例发布会在汉举行,42项“尖刀”技术攻关项目成果亮相,10项首创技术与产业融合成果集中发布,覆盖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数字经济与北斗、生命健康五大关键领域,这不仅是湖北创新实力、科技成果的有力体现,更彰显了荆楚大地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定力。
科技是强国建设之本,创新是发展动力之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创新活力,才能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本次大会上,从原子量子计算机的秒级破译能力,到高端医疗装备的国产替代,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产品到生动的演示互动,从“4天拿到营业执照”的极速体验,到人形机器人走进车间“打工”,一个个“尖刀”产品的应用展示,一件件首创成果的“荆”彩亮相,是湖北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的生动注脚,也标志着湖北正朝着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稳步迈进。更为重要的是,透过42项“尖刀”成果、10项首创技术,我们看到了以科技创新支撑支点建设的底气和实力,印证着荆楚儿女“我有金刚钻,必揽瓷器活的”决心与信心。
观一隅而知全貌,观滴水而知沧海。一次“尖刀”科技成果的集中宣介,是湖北科技实力的生动展现,更传递出荆楚大地向新图强、向新攀高,以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信号。近年来,湖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的殷殷嘱托,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围绕存储芯片、北斗通导遥一体化、超大功率激光、肺部磁共振成像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通过“尖刀”工程实现国产化突围,如大丝束碳纤维在航空航天、汽车等产业的快速应用,AI工业仿真软件实现国产替代,这些科技成果既注重“从0到1”的技术突破,更加快了“从1到N”的产业应用,印证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高效转化机制,是对“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的生动践行。换言之,这场成果展出的不仅是技术与产品,更是湖北以尖刀锋芒刻画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念与力量。
进一步来说,从“谋尖刀”“砺尖刀”,再到今天的“亮尖刀”,这背后同样展现了湖北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大局的实力担当。近年来,湖北瞄准“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既定目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引领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完善科研任务“揭榜挂帅”“赛马”制度,扎实推进“尖刀”技术攻关工程,不断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建设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正在荆楚大地上澎湃涌动。
数据显示,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三个过万”,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722家,居全国第七、中部第一,“51020”现代产业集群成势见效;作为科教大省、人才大省,拥有一百多所高校院所,82位院士、超40研发人员,科技创新生态持续优化……这些闪耀的创新创造成果,充分体现了6100万荆楚儿女奋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定决心,更有力彰显出湖北加快科技强省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一域之力添彩全局的厚实责任担当。
科技“尖刀”向新攀高,荆楚创新活力迸发。湖北“尖刀”成果展表明,科技自立自强需兼具“十年磨一剑”的定力与“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一种披荆斩棘、勇攀高峰的信念。向新而行,当“尖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世界舞台,湖北将持续发扬尖刀精神、深化科技创新,书写新时代中部崛起的壮丽篇章,为高质量发展添动力增活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楚青萱(汉江师范学院“红笔俱乐部”团队成员)
编辑:李亚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