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林 通讯员 李德志)10月15日,湖北省生物制造产业科产融合对接活动在湖北大学举行,旨在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深度交流对接,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生物制造产业集群。
活动现场,房县作为唯一一个地方政府代表作了交流发言,房县合成生物创新城、湖北佶凯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与湖北大学签订共建合成生物学产教融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湖北锴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湖北大学签订胶原三肽和胶原二肽产品研发合作协议。
近年来,十堰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相关要求,积极构建“一主四优多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健康等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房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立足县域资源禀赋,深耕生物制造蓝海,在中国科学院邓子新院士的帮助下,与上海佶凯星公司合作,创新院士领衔、国企注资、科企控股、沪研县产的“飞地智创”模式,投资建设全国首批、全省首个合成生物专精园区,组建上海产业研发中试中心,成立生物制造产业服务专班,推动高价值成果转化,在科产融合上作出了有益探索,构建了以合成生物为主的绿色生态产业体系。
湖北佶凯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锴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房县合成生物产业的典型代表企业,尤其是湖北佶凯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邓子新院士联合国内外优秀的企业家、科学家创立而成,致力于高端酶制剂研发、生成、销售,首发产品——碱性颗粒蛋白酶已达世界顶尖水平,打破了洗涤核心原材料被国外长期垄断的局面,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生动实践,对推动房县乃至十堰市从传统产业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生物制造产业转型,抢占生物合成未来产业新赛道起到了引领带动作用。
活动期间,工信部、湖北省政府、湖北省经信厅、湖北大学在致辞中对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要求,邓子新等4名院士、专家围绕生物制造作了主旨报告。下一步,十堰将以此次科产融合对接活动为契机,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深入推动政产学研用,持续完善生物制造产业链条,以十堰节点之为服务全省支点建设。
编辑:张红艳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